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里力心里

里力==内在心里的力量!

 
 
 

日志

 
 
关于我

系统整合认知&艺术心理流派之实践开拓者 里力心理中心 首席咨询服务师李理 青岛大学和 海青路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 职历:大学应用化学毕业后做建安设计工程师后做策划编辑后专修心理学并执业9年,国家高级心理咨询师。 现致力:艺术心理疗派的发展。 有团队。 多才多艺:书画琴舞诗剑泳

【转载】古琴的流变  

2015-01-14 19:52:44|  分类: 音乐天地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本文转载自林夕逸尘《古琴的流变》

    

古琴的流变 - 林夕逸尘 - 夕林阁
  

    古琴源起: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弹拨乐器,具有三千多年悠久历史。

古琴流变:汉魏时期是古琴曲创作的鼎盛时期,古琴的形制也基本稳定。

古琴是土生土长的华夏乐器,原名为“琴”,“古琴”是现代人的称法。现代人之所以称之为“古琴”,是因为在古琴产生之后,有很多的其他乐器也以“琴”字冠名(如胡琴、扬琴、马头琴以及钢琴等),为了严肃它在中国传统民族乐器中的正宗地位,现在人才把它称之为“古琴”。

中华古代文明之初的各个氏族领袖都与琴的创始传说有关,如伏羲造琴、神农造琴、黄帝造琴和虞舜造琴等等,但无考古支持,应为附会之说。关于琴的最早文字记载见于《诗经》,与琴相似的最古实物是战国时期曾侯乙墓中的筑和十弦琴。

在古代,琴棋书画是文人骚客修身养性所必须掌握的技能,而琴棋书画中又以琴为尊。古琴除了用于消遣娱乐之外,更重要的是,古琴还是历代士大夫和文人骚客们身份的标志。因古琴的韵蕴、意境与儒家所倡导的思想大体一致,故在几千年的华夏文明中,古琴一直伴随着儒家文化走到今天。

春秋战国时期,古琴的独奏音乐已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能力,如伯牙弹琴子期善听的传说。当时有名的琴师有卫国的师涓,晋国的师旷,郑国的师文,鲁国的师囊等;著名的琴曲如《高山》、《流水》、《雉朝飞》、《阳春》、《白雪》等,均已载入史册。

古琴又名七弦琴,而最初的琴只有五根琴弦,故称五弦琴。汉魏时期,是古琴曲创作的鼎盛时期,古琴在此时期也得到了重大的发展,形制也基本稳定,后代所用的古琴皆以此为本。

古琴结构复杂,琴曲的记录也相当麻烦。故从古琴产生到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琴曲全靠口传心授,琴曲传播速度极为缓慢。随着汉魏时期琴曲创作鼎盛时期的到来,人们越来越重视琴曲的记录和传播,琴曲的记录也慢慢得到发展,由此创造了最初的文字谱记谱方式。隋唐时期,一种较文字谱更为简化、方便的记谱方式—减字谱应运而生。

古琴结构和记谱方式的复杂性决定古琴的指法和演奏方式也必定复杂化。古琴演奏指法十分复杂,这就要求习琴者拥有超凡的毅力和良好的手指协调能力,没有几年时间的练习无法掌握。古琴的结构、记谱和演奏方式的复杂性,严重影响了古琴这一古老乐器的普及。



  评论这张
 
阅读(51)|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