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里力心里

里力==内在心里的力量!

 
 
 

日志

 
 
关于我

系统整合认知&艺术心理流派之实践开拓者 里力心理中心 首席咨询服务师李理 青岛大学和 海青路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 职历:大学应用化学毕业后做建安设计工程师后做策划编辑后专修心理学并执业9年,国家高级心理咨询师。 现致力:艺术心理疗派的发展。 有团队。 多才多艺:书画琴舞诗剑泳

【转载】佛教与儒学  

2015-04-06 11:27:55|  分类: 哲思天地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本文转载自laomeiguowxhbcx《(原创)佛教与儒学》

 

 

 

  儒学作为封建社会统治思想,使汉代以来,两千年中国历史都笼罩其下。儒学核心是制定一套等级社会中国民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规范,或曰“公民守则 ”。不管是“克己复礼”,还是“礼义廉耻”,都是为了建立一种秩序,明确规定各等级人员身份.地位.权力.义务。实际上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法典”。儒学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不是个人的个性而是个人的社会性。

  佛教不讲个人的社会性,而只关注个人自身的认知.情感。佛教认为信仰纯粹是个人的事,与社会变革无关。这点与基督教很相似。佛教以解决个人情绪.个人认识为范畴,以佛教哲学和佛教逻辑学为核心,论证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理论和方法,指导信教群众智慧解脱。它涉及的范围仅仅局限于人的内心世界。所以佛教信仰是一种个人行为,是别人不可替代的。佛教指出个人幸福的途径,包括邦助别人而娱乐自己,这是自我解脱与助人解脱的实质所在。

    佛教和儒学对人而言,实用范围不同,方式.方法也不同,儒学有道德和世俗意义上的强制性。儒学和佛教是两个不同领域的学说,追求的目标各不相同。佛教中的核心内容,在今天越来越受到世人重视,它的生命力将不断延续下去。相反,儒学中大部分追求封建社会秩序的规定,会被现代人抛弃。

  评论这张
 
阅读(53)|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