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少人认为鸡蛋黄中的胆固醇含量高,只吃蛋清甚至对鸡蛋都敬而远之。最近也有国外的研究称吃蛋黄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鸡蛋黄能不能吃?营养专家介绍,鸡蛋黄营养丰富,依据自身状况,科学食用是有益健康的。 虽然鸡蛋黄中含有较多的胆固醇,但同时也含有丰富的卵磷脂、蛋黄素及维生素A、维生素D,且含有较高的铁、磷、硫、钙等矿物质,有健脑益智、保护肝脏、预防癌症、延缓衰老等作用。很多人对胆固醇的认识不足。 胆固醇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人体每个细胞的合成都需要胆固醇。在人体胆固醇代谢出现障碍时,才会发生胆固醇沉积于血管壁上,引发心血管疾病。虽然高胆固醇对身体不利,但低胆固醇一样会影响健康。忌食含胆固醇的食物,易造成贫血,降低人体的免疫力。除了鸡蛋黄,动物性食物普遍含有胆固醇,如动物内脏、动物油脂、鱿鱼、贝类等。 专家提醒,在日常饮食中不必对吃鸡蛋怀有戒心。青春期少年生长旺盛,活动量大,一天可吃1至2个鸡蛋,成年人一天吃1个鸡蛋,老年人每天吃1个鸡蛋,不会引起血胆固醇含量的明显变化,即使血脂略微偏高,每周食用3个鸡蛋也是可以的。高胆固醇患者尤其是重度患者,因胆固醇代谢存在障碍,可以适当控制蛋黄的摄入量,并限制其它含胆固醇较多食物的摄入。 专家介绍,鸡蛋黄不易消化也是很多人不爱吃的原因。改变鸡蛋的烹饪方式,既利于消化吸收,也避免产生有害物质。鸡蛋经过高温煎炒以后,容易产生大量的胆固醇氧化产物、脂肪氧化产物和糖化蛋白产物,会诱发动脉硬化,损伤肝脏,给身体健康带来危害。所以,吃鸡蛋以不用或少用油的方法最好。整煮蛋、水煮荷包蛋、蒸蛋羹几乎不会增加脂肪含量,好消化易吸收,营养也保存得全面。 请点击:鸡蛋的10个必知学问
     素材:网络 编辑制作:杨凤弟老师 |
评论